#
0、写在前面
我一直觉得,写文章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,写个人总结尤其如此。时间越稀缺,越重视时间的价值,就越怀疑写作的意义。所以,大学第四份学期总结就写得异常艰难,因为我脑海中总有一个声音,在用3D环绕立体声告诉我——时间不多了。
开学我就大三,时间真的不多了,那还有必要写总结么?由于在大学期间把很大一部分课余时间都拿来看书,所以我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,“看完这本书,我整个人立刻就不一样了。”这种感觉真是很奇妙,但谁能保证这不是一种错觉呢?总结的意义就在于此,在固定时间输出,来检验较大时间周期里的观念改变。你说你变了,证明给我看。
看来总结是非写不可了,可是写些什么呢?于我而言,主要是:希望长期追踪的领域,有较多思考的问题,悬而未决的困惑。从本质而言,后两者都是“问题”。虽然之前的学期总结也提到过,但其实我是在这个学期才真正领悟“提出问题”的精妙之处。DW同学在一篇文章中用了一个精彩的类比——
解决问题就像砍树,你可以换一千把不同的斧子,然而这只能让你更快更准地把树砍倒。最关键的,是要提出好的问题,这样你才有优质的树可砍。
说得太好了,所以我决定这篇文章就以“提问题”的形式对以下几个领域进行总结:
- 时间
- 阅读
- 常识与智识
- 感性与理性
- 健康
- 职业规划
1、时间
大学两年很快过去,我无奈地发现,时间无法管理,我们所能做的,是逐渐改变自己对时间的观念、认知,做出更有意义的时间决策——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长河里,把时间分配给能赋予自身意义的人、事、物。
Q1、这个学期的时间是怎样分配的?
先算时间。大三上学期的寒假结束后,2月27日返校;暑假留校一个月,8月4日回家,这样算来,在学校待的时间大概是175天。这着实令人吃惊,由于我一直有意无意让自己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,所以并没有察觉已经在学校待了那么长的时间。这让我更确定写学期总结的必要性:时间走得那么快,只有文字能把它留下来。考虑到我几乎每天都是5:15起床、23:30睡觉,那么一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有18小时15分钟,这又是一个让我吃惊的数字。
这两个数字并不精确,却依然让我焦虑。在这175天x18小时15分钟里,我都干了些什么呢?读了52本书;每周大概去两到三次健身房;准备了三次吉他弹唱,分别是歌手大赛、教育心理学课堂和毕业生晚会;准备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,半个月,二等奖;准备英语六级,半个月,550分;和师姐一起担任一个行为实验的主试,大概一周;准备期末考试,半个月,GPA3.9。
结果差强人意,但又无可奈何。
Q2、时间管理的目的是什么?
如果时间真的可以勉强管理,而这种所谓的管理必须要有一个目的,那么我希望从这个过程中收获意义感。我开始领悟到,时间管理的目的,并不是让你完成更多的事、结交更多的人,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多意义。
什么是意义?知道自己的过去从何而来,知道自己此时此刻为何存在,知道自己未来去向何方。意义不会凭空产生,它们在时间里生长和显现。比如,我会重读很多遍喜欢的旧书,因为我不满意以前只追求阅读数量和速度的自己;我会解构一篇英文文献的内在逻辑,排练很多遍更简单清晰的讲解,因为我希望听众能获得更好的聆听体验。这些行动,在我看来都是有意义的,因为它们让我的时间有了价值,也赋予了自我价值。
除了获得意义感,我还希望在和时间的斡旋中,为自己争取思考和反省的时间与精力。大二上学期经受的压力和挫折太多,每次反省,都觉得成长不少。到底是挫折还是反省让人成长呢?显然是后者。同时我也发现,**太忙碌和太悠闲都会让我们忘记思考,会让我们有一种生活不存在问题的错觉。
Q3、具体应该怎么分配时间?
我一直自嘲,是个活在未来的人,我也一直近乎偏执地相信,看得见的未来不叫未来。后来看津巴多写的《时间心理学》,发现自己的时间观果然是未来导向。也就是说,我在此刻所做的事,大多面向一个未来的目标。津巴多大力推崇未来时间观,认为这是一个现代人最理性的选择。诚然,用未来的视角看待时间管理,会让人有一种沉甸甸的安定感,仿佛自己的生活因此被掌控。
我也确实从未来时间观里悟出了一些好玩的具体安排时间的技巧:阅读领域,反复重读那些你认为自己五年后还会重读的书,并以此为标杆找书;朋友方面,把大部分社交精力用在维护那些你认为自己五年后还会重视的朋友;职业规划方面,多收集五年后你想从事的岗位信息,在本科提前积累必要的一些知识和技能。
参考书籍《津巴多时间心理学》、《Zen To Done》、《精要主义》、《Focus》
2、阅读
因为转专业缓考,前几天又复习《普通心理学》,在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一节,看到有条要点是“个体的主观能动性”,立马联想到了阅读对自己的影响。爱看书的人,大多是因为在人生的某段时期,在阅读方面有些奇妙的体验。就我自己而言,小学一年级在床底下翻出了我爸爱看的《笑傲江湖》下部和《黑鹰传奇》,赞不绝口,爱不释手,从此走上了这条不归路……
Q1、这学期读了什么书?
上学期按具体门类总结阅读,传记,心理学专业,科幻类,武侠类,现代文学……这当然是通识阅读目的遗毒,繁琐而无用。从这个学期开始,模仿郝明义先生,将阅读种类简化为三种:主食阅读,研究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;美食阅读,经过实践检验,思想的抽象程度较高;甜食阅读,主要是虚构类,借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来放松。
因为是第一次用这个阅读类别来划分,于是对过去三个学期和寒暑假(大一上学期书单未保存)的已读书单做了个元分析:主食阅读149本(54+37+34+8+19+7),美食阅读43本(9+12+7+2+2+11),甜食阅读51本(1+22+3+17+7+1)。
每个学期末尾都有从重读旧书的仪式时活动,所以已读书单里总会有些重复。从结果来看,功利性的主食阅读最多,可见我是一个多么实在的人……甜食阅读可被称为消遣阅读,因为大一时立flag说要少读甚至不读非虚构书籍,所以数量一度被压制,最近有所反弹;美食阅读理解起来较困难,需要大量的思考,这也是为什么数量相对少,但这才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根基,也是刚才提到的“五年后仍会再翻阅”的书。
用饮食类比阅读,简单易懂,也方便操作。最重要的一个感悟是,不能挑食。主食阅读虽好,人却总要时不时打打牙祭的;主食和美食吃累了,也可以备点小零食解解馋。
Q2、阅读的意义何在?
阅读有太多意义,汲取他人的知识和经验、暂时地逃避压力和情绪、获得愉悦和快乐等等等等。但我今天只想谈谈事实和逻辑。
我是个没思想的人。承认这一点并没有让我觉得不舒服,因为我对此深信不疑。当我评论自己“没思想”时,我指的是缺乏见解。对很多事物没有看法、观点,是所谓“没思想”的主要表现。对事物的观点越多,观点越接近本质,一个人的思想就越是丰富和深刻。
承认自己没思想,并不代表我不想改变。可是,具体要怎么做呢?有思想就是有观点,而观点由四部分组成,分别是事实、前提、逻辑、结论。而阅读,正好能帮你积累事实,锻炼逻辑。最取巧的办法,其实是看学术论文。一篇论文里,有前人的研究(大量事实),有实验设计和数据证明(逻辑),最终得出一个结论。这和我们思考问题的路径基本一致,所以要想变得有思想,多做科研方面的思考、多写论文会有极大帮助。这也是我后来又决定读研的原因之一,在科学体系里完善自身的思考能力。
Q3、读什么书?怎么选书?
用饮食类比阅读,还有一个好处,方便协调和掌控。如果最近看的书一溜都是主食阅读,那你的状态趋于刻板;如果专啃美食阅读,那整个人都会疲惫不堪,紧张兮兮;如果只读甜食阅读,那难免因放纵而性情轻浮。但若要找书,还得在饮食类别之下再进行细分:主食阅读里,想想你最近工作、生活、恋爱、学习遇到了具体问题需要解决,再进一步检索具体的书;美食阅读里,若最近有思考的问题,比如理性、自由、情绪,也再去找对应的专家的著作;甜食阅读,如果最近对科幻、武侠、言情、悬疑、侦探感兴趣,可以先检索这方面评价高的作家,然后以作家为专题做一个主题阅读。
在较具体的维度,比如认知科学、科幻小说,可以参考书单。但书单主题越大,包含的书籍越多,越要谨慎。时间有限,只读比好书更好的书。
Q4、怎么读书?
不同类型的书读法不同,不同章节读法不同,不同段落读法不同——一句话总结就是,不同的阅读难度,阅读方法不同。怎么做呢?读书时一定要留有一个第二自我,悬在半空中评估自己此时的阅读状态,如果觉得难度太大或太小,就适度调整速度。所以最关键的,是能要全程匀出精力来评估自我的阅读状态。这种抽离性的意识,有人称为广义理性,也有人叫正念。如果沉浸书中,进入心流状态,大可不必调整。最忌讳的,就是心猿意马,看完整本书,却不知所云。
针对心猿意马的情况,我总结了一套比较有效的阅读技巧,可以称为淘金式阅读。所谓的广义理性和正念,听起来很悬,但实际操作颇为困难。我的解决办法是,总结或摘抄主要论点。注意,不是抄美文和金句,是主要观点。有思想的作家,写出的书必定有大量精彩的观点,这些观点事实反复,逻辑严密,是全书的精华。要保证自己看懂一本书,抓住主要观点就行了。好的作家会在适当的区域总结观点,简单摘抄即可;如果观点较分散,则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。淘金淘金,淘的是思想精华。
Q5、怎么分配读书时间?
从大一到大三,读的书不算少,可越来越感觉到,阅读是有局限的。不可否认,阅读对人格的塑造具有莫大的功效,可我也承认,一旦阅读占用了太多时间,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必定失衡,如同学交往,联系亲友,甚至生活琐事。阅读对实际技能的帮助也甚微。想提高自己的演讲技巧,多讲多模仿,多总结便是了;想优化和同学的关系,多聚会多聊天也就慢慢摸出门道了;想提高写作能力,每周多用心积累问题和素材,周末花一天用心写,写完再反复修改,也能慢慢进步。在演讲、社交、写作方面,著述太多,确实能提供不少知识性的帮助。可读太多,给了我们通向技能的技巧,却减少了我们在技能练习上的时间。
不如少读一点。
参考书籍 《吕思勉谈读书与治学》、《青年与学问》
3、常识与智识
我一度认为,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事,是完成对自我的通识教育,于是搜刮了不少通识教育的书单。书单种类多、数量大,有生之年能啃完都是幸事,于是我开始怀疑通识的范围。政治、经管类的书算通识吗?绘画、古典音乐呢?以及天文学、法学?到最后,我不得不承认,在人生的不同阶段,感兴趣的领域是不一样的,对通识的标准应该随着年龄改变。知识爆炸的当代,通识教育可操作性太低。也就是在这时候,我开始阅读李海鹏的杂文、同人于野的科技随笔,由漫谈通识,转向追求智识。
Q1什么是常识、智识?
什么是自由?
“心和思想的自由,才是真正的自由。”这是常识,却大有深意。“财务模型稳固,家庭结构未带来太大压力,在职场中有做决策的能力,这三大模型是自由的基础。”这是智识,基于大量的数据统计和科学理论。
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常识和智识的区别,显然是远远不够的。若再拿作家类比,王小波、李海鹏代表常识,同人于野、斯坦诺维奇则代表智识。显然,科学体系是智识的基础,而文学和哲学的结合则催生了大量超越时代的常识。罗素是二者的完美结合,他站在智识的巅峰,向大众宣传常识,这当然和他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的双重身份有关,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这个老头儿。
Q2如何增加常识、培养智识?
阅读增加常识,科研培养智识,二者互补,缺一不可。智识需要大量的统计学、概率学、逻辑学知识,习得并践行系统的科学方法论则是关键;而常识需要大量启蒙作家的熏陶,真正要领悟一些超越时代的理念,恐怕还需要大量的生活经验和阅历。
所以这个学期最重要的两个任务,便是掌握最核心的测量、统计、实验理论,并且在挑战杯、实验设计中运用。
参考书籍 《这才是心理学》、《智识分子》、《佛祖在一号线》、《我的精神家园》、《常识与通识》
4、感性与理性
我曾经把写日记的意义总结成了一句话:实现清醒与理性。这当然过于理想主义,但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我开始尝试以各种方式实现我心目中的理性,具体行动包括,总结出很多价值观和原则,对各种事项制定详细的计划,在聊天时频繁追问对方的真实想法。很遗憾,我是在一个学期之后的暑假,才得知我那些幼稚的行为仅能被定义为“工具理性”,远非真正的理性。所以,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理性呢?
Q1、感性、理性是什么?
这两个概念实在太复杂,我想借两个类比来讨论。理性像是科学体系,专注于划分学科,运用数字和公式剖析世界;感性像是言情小说,不一定符合真实社会,却能给你美好的体验,让你哭,逗你笑。感性重体验,而理性重推理;理性追求真相,感性只关注人。
从进化的角度看,是感性让人类得以生存。同理心让部落得以形成,并和谐相处,缓慢发展;负面情绪让我们更好地管理风险,适应恶劣的环境;故事,把相同信仰的不同的部落联合起来,学会合作。
可在当代,感性却成了贬义词。考试复习时情绪波动大,高考或考研名落孙山;一时冲动买了股票,亏损得一塌糊涂;和异性朋友一夜激情,被发现后身败名裂。不可否认的是,在工业革命以后的高度现代化的社会,我们感性带来的情绪影响代价越来越大。
同样的时代背景,理性兴起,大行其道。稳妥的商业决策能保证更多经济利益,提出并用严密的逻辑论证一个理论能让你在学术界名声大噪,制定和执行计划会让你更好地完成你的目标。后来康德站出来说“人不该成为工具”,于是广义理性的概念又被宣传和推广。广义理性要求我们对自己的需要和情绪进行二阶评估,之后再做出相应的决策,若有必要,还需进行三阶评估,即对理性评估过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再一次理性评估。
Q2、如何平衡感性和理性的关系?
看过一则漫画,很有意思,简单解释了两者的关系。画面中共有两个小人,远处是一朵蘑菇云,暗示原子弹刚刚爆炸,于是代表理性的小人双手叉腰,颇为骄傲地说,是我思考出了原子弹的原理和制造方法;然后代表感性的小人嘟着嘴,幽幽地说,是我用情绪让他们引爆了原子弹……
我们不妨从两个极端来思考理性与感性的关系。一是理性主导,感性退居二线。《星际迷航》里的史波克就是典型代表,严格控制情绪,喜怒不形于色,凡事追求逻辑和理性,于是他总能做出正确的决策,从而为舰队带来最大利益。
第二种极端情况是,感性压倒理性,笛卡尔著名的一句话说:“理性是激情的奴隶。”初听这句话,我觉得简直是胡说八道,结果前几天就经历了一件真事儿。开学前两周都在拼命复习微积分,虽然进度不慢,但总不时碰到难点。有天实在搞不懂积分换限的问题,头疼欲裂,疲惫不堪。很清楚地听到大脑中有个声音在向我催眠,回寝室吧,休息一下。我差点就听从了,可我意识的另外一部分正居高临下地看着这段对话,揪着我的思维路径告诉我,思考难题当然会累,之前也是如此,但我应该清楚,只要熬过开头的这一小会难受的时刻,之后自然一帆风顺。我清醒地知道,理性意识的话是对的,可我最终还是回了寝室,大吃了一顿,睡了三个小时……情绪的工具是身体的生理变化,不得不承认,这是理性无法抗拒的。
在现实生活中,过度理性往往表现为较少与人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系,总是用冷淡和有距离的视角看待事情。这种生活状态当然不赖,可若要真给出一个评价,倒像是“隔岸观火”。站在熊熊大火的对岸很安全,却也注定无法感受生活的热烈,而丧失体验生活热忱的能力,是比烈火灼身更大的损失。
参考书籍《积极情绪的力量》、《情绪急救》、《机器人叛乱》第八章、《超越智商》
5、健康
Q1、怎样算真的健康?
上学期的总结里,身体健康主要写了饮食、作息和健身,心理健康写了自信、焦虑和抑郁。可身心健康就是真正的健康了么?需要更新的一个观念是,健康并非只有身体和心理两个维度。这就涉及到最前沿的医学理论了,生物心理社会模型。如何区分生物、心理、社会三个维度的健康呢?在一篇文献里看到一个解释,很聪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:disease是从生物学角度说明病人的躯体器官有器质性病变,illness是从心理学角度说明病人有主观不舒适的感觉,sickness则是从社会学角度说明某人不能进行健康人的一般社会行为。
所以真正全面的健康,应该是身体没有器质性病变,心理没有主观的不舒适感觉,并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社会行为、社会功能。
Q2、如何变得健康?
身体健康暂且按下不表,无非是按时吃饭、规律作息、偶尔运动。
聊聊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。心理健康的核心是管理情绪和念头,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很多负面情绪,抑郁、焦虑、恐惧,可我们常常忽略负面思维。当某个负面情绪出现,我们的大脑往往也会运转一套负面思维,比如同学只是跟你提一个建议,可你的大脑却立刻反抗,认为对方在反对你的思想,贬低你的人格。
如何应对负面思维和负面情绪?第一步是觉察。如果你都无法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开始走极端,你能如何去阻止它们呢?觉察到之后,不要试图单枪匹马和它们争辩,以识破识、以情易情是行不通的。只能寻求朋友帮助,告诉对方,我发现我现在的情绪和想法不对劲……接下来就是通过外部的言语劝说来引导情绪和思维的走向。整个流程,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?这不就是心理咨询嘛!
既然说到心理健康,不妨聊聊幸福这件事儿。我对幸福的概念也进行了一次更新,怎样才会幸福?一直很开心,没有不顺心?我认为不是。人生困难重重,负面情绪无法消除,但是,只要积极情绪占有一定比例,我们的生活满意度依然会很可观。所以幸福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积极情绪:负面情绪=3:1。这个比例并不简单,尤其是在应激状况下,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外部调试来中和负面事件的影响。
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觉察思维和情绪,而社会健康的根本在于建立关系,以获得归属感、支持感、亲密感。现在回忆大一时参加过的学生组织,真要说学会了什么技能或知识,倒也未必,但被一个群体认可和接纳的感觉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温暖了我。我们也需要从至交好友身上获得亲密,我们希望我们的想法和行动能被支持。
所以社会健康大概就是,维持亲密关系,寻求组织认可。
参考书籍《变态心理学》(机械工业出版社)第十四章
6、工作与职业
职业规划方面,虽然剧情反转数次,但最终还是决定考研。大一,对前专业心如死灰,刷考研单词准备跨考心理学,结果后来转专业成功;学心理之后,一方面有了较理想的职业规划,一方面厌倦了学生时代的群居生活,遂决定直接工作;大二下学期,被几个强科学主义的心理学家感动,暗下决心,考研去北京。
几番转折,唯一确定的是……不管以后想考研还是工作,早点写简历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第一次写简历,是想找家提供暑期实习的互联网公司,投给了uber,石沉大海;后来把简历挂在网上,先后接到两个HR的电话,一家是房地产公司,想找人翻译公司文件和会议纪要,一家是支付宝口碑,主要业务是拉商家入驻支付宝。都不满意,于是拒绝。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,我意识到,如果真的不是实力超群、经历丰富之辈,提前准备简历是很有必要的,至少大二就该开始思考。
大二就开始准备简历,至少会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。其一,写简历这个过程,会倒逼你总结过去一年的经历和成就,尤其体现在撰写自我评价、实践经历两个模块时。据我观察,若非必要,很多同学是不屑于总结过去的,也不会刻意思考去认识自我。而写简历就是个不错的契机,能让你回顾过去一年的成就和经历,既巩固了自信,又了解了自己。其二,如果简历写得很艰难,觉得无话可说,就会压力倍增,但好在你才大二,还有两年时间好好规划。
大致如此,是为总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