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非常有趣,我一直持续关注:“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,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?”其中有个答案“安于现状,没有动力”提到了动机,这引起了我的思考。
一生那么长,总不能一直原地踏步,而成长需要动力,所以动机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好问题。
大三上学期过得很是疲惫,这似乎影响了我的期末复习动机。专业课方面,有编制量表、设计实验的任务,课外则有挑战杯竞赛,都需要看大量文献并进行思考。创造性的工作本就耗费精力,再加上我科研经验不足、能力有限,于是时常陷入精疲力尽的困境。临近期末,任务都已完成,还未缓一口气,复习又将开始——我开始有点动力不足:期末复习应该多拼?复习的动力从何而来?
动机是人们行动的动力,由需要和诱因组成,那心理学家们如何解释动机?翻开教材,动机理论不可谓不多,心理学家们都基于自己的理论对人类的动机进行解释,比如自我效能理论、成就定向理论。
我个人偏爱的自我决定理论则认为,人有三种基本需要,分别是自主需要(autonomy)、胜任需要(competence )以及归属需要(relatedness),并把人根据动机类型分为三种,分别是无动机、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。内在动机为根据个体对行为本身的兴趣、好奇而进行探索活动,外在动机分为从低到高的四类,越来越接近内在动机:
- 外部调节:害怕被惩罚或渴望获得奖励,比如努力工作仅仅是为了升职加薪
- 内射调节:因内心的焦虑或压力而做某件事,比如害怕挂科所以逼自己复习
- 认同调节:为维护自尊和自身价值而行动,如小学生为了爸妈有面子而考高分
- 整合调节:将从事活动与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,如认为打扫寝室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
内在动机非常稀缺,因而珍贵,大多数人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外在动机者,而我们能做的,似乎只有将外在动机内化。为什么?工业组织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,内在动机和认同调节、整合调节对工作投入、 工作绩效、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,而外部调节、内射调节虽然在短期内对工作绩效有预测作用,但 长期来看,会降低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适应。
而我从自我决定论中得到的另一个收获是,动机与情绪总有难解难分的关系。如内在动机总是与兴趣、好奇相关,而外在动机则和恐惧、渴望、焦虑、压力、自尊有关。
社会比较是通过情绪驱动获得动力的途径之一。不时提醒自己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未免太累,显得迂腐,而社会比较则是自发形成。看到室友每天学英语背课本最终拿奖学金拿到手软,你会惭愧,再赖床、挂科。如果考研,看到研友每天都在刷单词、做阅读真题,你会焦虑,于是不敢再偷懒不去上自习。这就是社会比较的作用。
我最后想说的一点是,在成长和进步的路上,动力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关键。这些习惯包括:每天留出专门学习的时间、掌握通过搜索引擎获取自己需要信息的能力、阅读、通过写作记录自己的思考、拥有至少一位虚拟或真实的导师……有了这些,哪怕你突然失去了动机,也会保持前进的惯性。
学习需要动力,但别忘了,学习也产生动力。